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世维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3年第8期70-77,共8页
摘 要:“跨文体写作”这一概念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现身,至今仍在创作和批评领域不断前行。近年来学界关注度较高的非虚构写作,便可以视为一种跨文体写作的演进形态。“跨文体写作”的内涵并不单一:1.作为一种创作景观,指向90年代的“跨体文学潮”;2.作为一种影响较大的期刊专栏,以不同的命名方式在《大家》《莽原》《山花》《中华文学选刊》等诸多刊物开设,一般被视为文学期刊以文体革命为表征而采取的办刊策略;3.作为一种批评视角,用以审视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在批评实践中,还有一些与“跨文体”的第三种所指相近但又不全然相同的概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