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普顺梅 宴青华 潘蕊 陈兵 赵爽 宋永全[3] PU Shunmei;YAN Qinghua;PAN Rui
机构地区:[1]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2]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224 [3]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650051
出 处:《林业科技通讯》2023年第9期22-27,共6页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021J10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212)。
摘 要:地形作为自然环境中的重要因子,深度参与着山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对人们合理利用、及时调整和规划土地资源的方式起较大作用。以滇中典型山地区域为研究区,DEM高程数据、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2020年林地变更成果数据为数据源,对影响土地利用分布的高程、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对土地利用格局及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2006-2020年宜良县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除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增加外,耕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土地利用面积净值为-387.25 hm^(2),总体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7.66 hm^(2)/年;2)研究期内,宜良县土地利用林地和耕地年均增加速率最快,而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最大;3)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林地多分布在海拔>1 642 m、坡度>5°的区域,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多分布在海拔<1 946 m、坡度<35°的区域;4)研究区土地利用在坡向分布上具有差异性,土地资源多集中分布在半阳坡、半阴坡区域,无坡向区域分布极少。土地利用变化易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在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作用,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规划与保护山区土地资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