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双源CT检查3种扫描模式在胸痛三联征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添[1] 翟红伟[1] 林列兴[1] 林芳芳[1] 杨沪冰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福州350001

出  处:《福建医药杂志》2023年第5期27-31,共5页Fujian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胸痛三联征患者选择最优的第三代双源CT检查扫描模式.方法将在第三代双源CT行胸痛三联征CTA检查的15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扫描模式分为3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双TurboFlash扫描模式,B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步进式扫描模式,C组采用单TurboFlash扫描模式.比较3组间的有效辐射剂量(ED)、对比剂用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客观图像评价指标.结果3组的ED分别为A组(1.78±0.55)mSv、B组(7.14±3.17)mSv、C组(0.92±0.32)mSv;3组间的E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686,P<0.05),且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LSD-t=52.150,LSD-t=96.530,LSD-t=-44.380,P<0.05).3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3组间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升主动脉、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基底干、右冠状动脉近段、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的平均CT值、SNR及CN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远段、左前降支远段和左回旋支远段的平均CT值、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A组(37.32±1.63)mL,B组(75.84±5.39)mL,C组(72.66±2.95)mL,3组间对比剂用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8.373,P<0.05),其中A组和B组、A组和C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LSD-t=83.680,LSD-t=66.320,P<0.05),而B组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三代双源CT检查3种扫描模式的成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单TurboFlash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最小,双TurboFlash扫描模式的对比剂用量最少,前瞻性心电门控步进式扫描模式对患者的心率及心律不做要求,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患者选择最优的扫描方案.

关 键 词:胸痛三联征 辐射剂量 对比剂用量 CT血管造影术 

分 类 号:R816.2[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