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丹阳市中医院妇产科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3年第20期3858-3862,共5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治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产后缺乳的治疗提供择优方案及临证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2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丹阳市中医院妇产科诊断为产后缺乳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当时所用治疗方案结合分层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耳穴压籽组、中药汤剂组、联合组4个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耳穴压籽组采用王不留行籽于双耳穴位处固定,轻柔按压,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中药汤剂组予以口服自拟通乳中药汤剂,1剂/d。联合组同时接受耳穴压籽和中药汤剂两种干预方式。以7 d为1个疗程,干预2个疗程。统计4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愈0例,有效2例,无效50例,总有效率3.85%;耳穴压籽组治愈0例,有效8例,无效44例,总有效率15.38%;中药汤剂组治愈21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62%;联合组治愈23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8%。208例患者中,最短的起效时间为1.5 d左右,最长的起效时间为14 d。中药汤剂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乳房充盈度和奶粉添加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中药汤剂组和联合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第2疗程中医症状评分均较第1疗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拟通乳中药汤剂加减有补气生血、通络下乳之功,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操作性强,患者依从性好,接受度高,值得推广应用。疗效与用药时间有相关性,用药2个疗程的疗效优于用药1个疗程。耳穴压籽治疗产后缺乳具有辅助作用,但单独应用疗效欠佳。联合组疗效更优,主要表现在提升喂哺信心和部分中医症状改善方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