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丽华[1] 沙尼亚·尼亚孜[1] 徐琴[1] 潘珂君[1] 包依夏木 韩丹[1] 张洁[1] Sun Lihua;Shaniya·Niyazi;Xu Qin;Pan Kejun;Bao Yixiamu;Han Dan;Zhang Jie(Center for Infection-Liver Disease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00,China)
机构地区:[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三科,乌鲁木齐830000
出 处:《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年第9期1002-1003,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60121)。
摘 要: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可整合在宿主基因中,目前所有抗HBV药物尚无法彻底清除肝细胞中的cccDNA,HBV感染一旦慢性化,会持续对肝脏造成损害,包括免疫耐受期、免疫控制期和"不确定期"患者[1],即便HBsAg消失,仍有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2]。我国慢性HBV感染者有8600万,77%肝硬化、84%HCC、80%慢加急性肝衰竭是由HBV感染所致[3],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是可以持续损害感染者健康、高风险进展至终末期肝病、肝癌且目前尚不能治愈的慢性传染病。与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一样,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患病人数多、疾病负担重、服务需求大"的特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应按慢病管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