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之辨、政治想象与批评论争——历史语境中的曹禺作品《艳阳天》  被引量:1

The Debate on Film and Drama,Political Imagination and Critical Controversy-Cao Yu's Work Yan Yang Tian in Historical Contex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苏涛[1] Su Tao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3年第10期92-99,共8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冷战’与华语电影的历史叙述:以香港为中心”(项目批准号:18XNI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艳阳天》是剧作家曹禺执导的唯一一部影片,该片在场景设置、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等方面具有强烈的戏剧化特征。围绕该片的人物塑造、对现实的反映、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批评家展开了一系列争鸣:肯定者认为该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揭露了彼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否定者则指出该片人物形象虚假,不仅未能真实反映社会现实,还麻痹了观众的斗争意志。由该片引发的批评论争,折射出20世纪40年代末期中国电影批评的独特面向,亦反映了曹禺等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关头的矛盾心态。

关 键 词:曹禺 《艳阳天》 中国电影 中国戏剧 批评论争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