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诗的日常语言传统及其实用性问题——从《尝试集》到《阳光失了玻璃窗》  

The Everyday Language Tradition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he Problematic of Its Practicability:A View from A Collection of Trial-Attempts to Glass Window in Lost Sunshin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丛子钰 Cong Ziyu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东吴学术》2023年第5期135-143,共9页Soochow Academic

摘  要: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也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依据进行的文学实验。从《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到“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初版大约正好是一百年,人工智能写作从某种层面上看可以说是实用主义语言学的后代,它试图用确定性的意义来取消模糊的、形而上的情感表达。无论是胡适的新诗还是人工智能诗歌,从理论上都诉诸日常语言的重要性,而这也是1990年代诗学论争的一大分歧。日常语言既关系到诗歌语言的核心问题,也因其实用色彩,关系到“文学是什么”这一本体论之问。

关 键 词:日常语言 白话诗 口语诗 人工智能 语用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