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偏枯对”探论  

On“Pianku Antithesis”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晋邦 Wu Jinba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10期99-110,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偏枯对”在诗格中是切对的反面概念,在唐宋科考规则中包含重字对单字、一物对两物、轻重相对、隶事对自撰四种情况,指涉较广而有边界。宋人对于内容、形式上的偏枯对态度不一。前者主要包括联内用典缺失、事物关系不一两种情况,宋人多认为应尽量规避;此说在唐人基础上精益求精,持义较高,不易落实在创作中。后者主要包括词性混对、一物对两物两种情况,宋人既强调其不合规则,也认可其避俗生新的效果并躬亲实践,显例为江西诗派;此说化工为疏,降低了创作难度,在诗作中广有体现。宋人的偏枯对诸论皆聚焦于具体字面,技术性较强,被后世视为琐屑之谈,在诗艺研讨中不再受到格外关注。但偏枯对与对属的基本规则密切相关,后人在实际创作中依然不能避开,宋人的探索仍有普遍意义。

关 键 词:江西诗派 宋人 诗格 诗艺 用典 生新 隶事 唐宋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