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晋邦 Wu Jinba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3年第10期99-110,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偏枯对”在诗格中是切对的反面概念,在唐宋科考规则中包含重字对单字、一物对两物、轻重相对、隶事对自撰四种情况,指涉较广而有边界。宋人对于内容、形式上的偏枯对态度不一。前者主要包括联内用典缺失、事物关系不一两种情况,宋人多认为应尽量规避;此说在唐人基础上精益求精,持义较高,不易落实在创作中。后者主要包括词性混对、一物对两物两种情况,宋人既强调其不合规则,也认可其避俗生新的效果并躬亲实践,显例为江西诗派;此说化工为疏,降低了创作难度,在诗作中广有体现。宋人的偏枯对诸论皆聚焦于具体字面,技术性较强,被后世视为琐屑之谈,在诗艺研讨中不再受到格外关注。但偏枯对与对属的基本规则密切相关,后人在实际创作中依然不能避开,宋人的探索仍有普遍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