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雨 周星辰 胡会杰 洪双威 吕智桢[1] TIAN Yu;ZHOU Xingchen;HU Huijie;HONG Shuangwei;LYU Zhishen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出 处:《中医正骨》2023年第10期66-70,74,共6页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4442,82274672)。
摘 要:目的:分析吕立江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辨证用药特点。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9月在吕立江教授名中医工作室就诊的LDH患者的病例资料,提取患者的诊断资料(病因、症状、舌象、脉象、证型)、处方资料(中药处方的药物组成和剂量)。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录入Microsoft Excel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诊断资料,分析处方中方剂的药物组成,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采用SPSSModeler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筛选出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中的层次聚类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①一般结果。共纳入92例LDH患者,其中男42例、女50例。年龄(42.03±14.27)岁,体质量指数(23.67±3.38)kg·m^(-2)。②诊断资料分析结果。病因统计结果显示,慢性劳损(55次)的出现频次较高。症状统计结果显示,腰痛(82次)、下肢麻木(46次)、下肢放射痛(36次)的出现频次较高。舌象统计结果显示,红舌(58次)、白苔(44次)、腻苔(44次)的出现频次较高。脉象统计结果显示,细脉(44次)、沉脉(39次)、弦脉(28次)的出现频次较高。证型统计结果显示,气滞血瘀证(60次)和肝肾亏虚证(30次)的出现频次较高。将病因、症状、舌象、脉象、证型统计结果中频次≥9的诊断资料作为高频诊断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类诊断要素组合。③处方资料分析结果。92例LDH患者共使用105张处方,涉及90味中药,累计出现频次为1890次。出现频次≥20的药物共27味,其中前3位分别是木瓜(97次)、延胡索(97次)、杜仲(96次)。药物的性、味统计结果显示,平性药(865次)、温性药(692次)的出现频次较高,甘味药(1347次)、苦味药(665次)的出现频次较高。药物的归经统计结果显示,归肝经(1123次)、脾经(914次)、肾经(860次)的药物出现频次较高。药物的功
关 键 词:椎间盘移位 腰椎 中医药疗法 方剂分析 计算机辅助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74.9[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4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