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芦晓莉[1] LU Xiaoli
出 处:《外语电化教学》2023年第3期39-44,共6页Technology Enhanc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学语域的释义元语言研究”(项目编号:19BYY00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英反义词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项目编号:2021BYY020);信阳农林学院“英汉语多维度对比研究”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编号:XNKJTD-020);信阳农林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文章以反义词共现构式的形式动态性分析为例,基于ChatGPT、词典和语料库提供的语料,在历时构式语法理论指导下考察语言创新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反义词共现构式的形式动态性主要呈现三种变化型式:构式内部的一义多形、构式之间的一义多形和构式再创。三种变化规律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机制:构式内部的一义多形和构式之间的一义多形背后的机制是构式变化,而构式再创背后的机制则是构式化。构式变化和构式化均能够诱发反义词共现构式在形式层面上的动态变化,为语言形式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导致语言形式演变的两个重要机制。构式变化与构式化对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