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蕾[1,2] 李广路 王维 Zhou Lei;Li Guanglu;Wang Wei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2]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智慧健康大数据分析与位置服务工程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21期64-67,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网络消费时代下的城市商业空间多中心发育模式与协同机理研究”中间成果,项目编号:42071212;2022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改进实验教学、加强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改革与探索”最终成果,项目编号:JG03222JX3。
摘 要:目的:针对目前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落后于保护现状、保护思想难以明确树立、理论知识无法灵活运用等问题,文章基于文化强国背景,着眼于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以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为例,设计相关教学案例,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助力城乡规划课程学习。方法:选取南京文化旅游景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历史文化名村漆桥村、历史文化街区老门东与老门西作为典型区域,设计契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教学案例,由点及面地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进行城乡规划实践。结果:通过溯源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城市记忆,探寻发掘文化景区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内在关联,帮助建成更舒适宜人的历史文化景区,推动传统文化复兴和城市记忆复现;通过设计漆桥村乡村景观规划,开发圩田农作方式和儒家文化氛围两大特色景观,关注和传承农业文化,深入思考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背后的社会因素,帮助乡村焕发活力,振兴传统村落;通过对比老门东与老门西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情况,从细节入手,以宏观角度把控,从一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推广到对一座城市的保护与发展。结论:适当的教学案例能引导学生在古城保护实践中探寻文化根源、分析保护现状、展望未来规划,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扎实的知识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城乡规划理念和历史文化保护思想,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分 类 号:TU984.114[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G642[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