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薇 Wei Wei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21期142-144,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文章对2023年春节档电影《满江红》的声音设计表达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讨此部影片兼具艺术性和故事性的声音设计策略,探索影片如何通过可知可感的声音助推叙事、塑造人物形象和传递家国情感,为我国电影声音艺术的建构提出有益启示,同时助力我国电影声音设计的学术领域发展。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电影的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电影如何在听觉艺术中践行东方美学,建构声音景观。结果:《满江红》这部影片,在语言方面,以诗词为主体,通过重复的朗诵词传递豪迈之情;在音乐方面,导演巧用客观音乐诉诸细腻情感,引起观众共鸣,同时使用主观音乐贯穿电影的声音表达,在杂糅创新中解构与重构戏曲元素,融合中西乐器;在音响方面,以兵器的声响暗示人物的性情,为影片增添悬疑色彩。结论:整体来说,《满江红》中的声音符号承载着“表情”与“达意”的双重效果,在坚守与创新中寻求新的平衡。从声音角度出发,窥探复诵诗词的悲壮,主观音乐与客观音乐互为补充,一方面丰富了观众原本单一的听觉体验,另一方面为电影画面与音乐的相辅相成提供了良好示范,传统豫剧透过虚拟时空的叙事改编代代拓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