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虹历 Zhu Hongli
机构地区:[1]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21期206-209,227,共5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大量近代建筑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在此类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缮过程中,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预防性保护理论作为从国外引入的遗产保护理论,在国内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在借鉴西方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基础信息资料收集、遗产本体及环境风险因素识别、遗产本体风险评价、风险因素防范措施四个方面为主的理论体系。文章主要探讨如何更加科学地开展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近代建筑遗产资源,并且最大限度地呈现近代建筑遗产的社会文化价值。青岛八大关作为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内部存在大量重要的近代建筑遗产,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大的保护价值,是研究近代建筑保护策略的重要样本。方法:文章在预防性保护理论的指导下,以青岛八大关太平角一路23号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办法,完成遗产本体的基础信息资料收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遗产价值评价分析;其次,开展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病害勘察工作,对遗产保存现状进行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价。结果:根据得出的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风险因素防范措施和预防性保护建议。结论:通过开展此类研究,推动预防性保护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为后续近代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