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左心室肥厚、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志文[1] 吴剑弟[1] 梁栋良 陈美玉[1] 范海燕[1] 

机构地区:[1]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出  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年第20期3796-380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左心室肥厚、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100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下降率将病人分为非杓型组(68例)和杓型组(32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压昼夜节律及左心室肥厚、心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病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对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ES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每搏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的峰值流速(E)、心房收缩期的峰值流速(A)、A/E、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夜间SBP及夜间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4 hSBP、24 hDBP、夜间SBP及夜间DBP分别与LAESD、LVPWD、LVM、LVMI、A及A/E均呈正相关(P<0.05),与E呈负相关(P<0.05)。24 hSBP、24 hDBP、夜间SBP和夜间DBP诊断左心室肥厚和心功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779,0.806和0.79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7.6 mmHg、79.5 mmHg、116.8 mmHg和70 mmHg,敏感度分别为92.07%、90.36%、95.53%和93.41%,特异度分别为56.28%、53.31%、64.82%和58.09%,表明夜间SBP和夜间DBP的诊断价值更好。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左心室越易肥厚、心功能越差,实施治疗时应格外注意病人夜间SBP和夜间DBP。

关 键 词:高血压 老年人 血压昼夜节律 左心室肥厚 心功能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