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增杰 游正琴 易艾晶[3] 宋红 覃裕 王立瓯 汪石丽
机构地区:[1]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贵州贵阳550001 [2]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中心,贵州贵阳550081 [3]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都匀558013
出 处:《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3年第3期163-167,共5页Journal of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基 金:贵州省卫健委科学技术基金(gzwkj2021-438);贵州省骨科医院青年创新基金[GZGYCX(2021)05号]。
摘 要:目的:探讨来膦酸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内科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相关临床特征及分析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唑来膦酸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提示,PINP、β-CTX、BMD与发热骨痛发生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L1-L4骨密度BMD AUC=0.910,P<0.001,(95%CI:0.831~0.99);β-CTX AUC=0.984,P<0.001,(95%CI:0.733~0.961);PINP AUC=0.889,P<0.001,(95%CI:0.789~0.99);25-OH-D与发热骨痛发生存在弱相关,AUC=0.744,P=0.007(95%CI:0.087~0.426);年龄与发热骨痛存在相关性,AUC=0.906,P<0.001(95%CI:0.006~0.0.181),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研究提示:年龄与发热骨痛存在负相关,Rs=-0.672,P<0.001;BMI与发热骨痛存在正相关,Rs=0.623,P<0.001;三日内封闭治疗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548,P<0.001;三联用药(补钙、补充维生素D、双磷酸盐)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354,P<0.001;三日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461,P=0.014;曾使用阿仑膦酸钠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699,P<0.001;曾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822,P<0.001;补钙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608,P=0.003;补钙+维生素D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681,P=0.041;骨折次数多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669,P<0.001;β-CTX与发热骨痛存在弱正相关,Rs=0.085,P<0.001;PINP与发热骨痛存在正相关,高PINP是发生发热骨痛的危险因素,Rs=0.627,P<0.001;BMD与发热骨痛存在正相关,是发热骨痛的弱危险因素,Rs=0.352,P=0.017;25-OH-D与发热骨痛存在负相关,是发热骨痛的保护性因素,Rs=-0.554,P=0.005。结论:不补钙及三联用药、既往未使用过双磷酸盐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骨折次数多、三联使用药物、补充钙剂、维生素D及既往使用过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患者发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