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辟瑞 Zheng Pirui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3年第10期57-65,共9页FOREIGN PHILOSOPHY
摘 要:近些年来,在胡塞尔研究学界,麦克道威尔引发的概念论/非概念论之争引起了胡塞尔学者的极大兴趣,关于“应当以概念论的方式还是非概念论的方式来解读胡塞尔”的争论持续进行着。在《当代现象学导论》中,非概念论解读的代表人物瓦尔特·霍普总结了他对概念论的批评意见,他的批评不仅限于胡塞尔的概念论因素,也涉及一般的概念论。本文将为对胡塞尔的概念论解读作出辩护,首先概述并且回应霍普对概念论的具体批评,之后将焦点聚集在对胡塞尔的“充实的意义”概念的理解之上。“充实的意义”是胡塞尔概念论认识论中的核心概念。一方面,它是意指的含义在直观中的实现,承担着对符号行为进行充实的角色,在充实过程中,它替代了意指的含义,同时并未丧失直观行为的概念性特征;另一方面,在直观行为中,概念内容与非概念内容构成直观的完整内容,正是此完整内容承担了认知角色。本文最终表明,胡塞尔的“充实的意义”概念使得一种更为精致的概念论得以可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