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剑波[1] 孙攀搁 Huang Jianbo;Sun Pange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人类学研究所、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200241 [2]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241
出 处:《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119-126,共8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2023年重点项目“汉语人类学百年学术史及理论回顾”(项目编号:23AMZ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对于湘西酉水流域的山地社会而言,走动(walking)不仅是乡民日常生活常见的身体移动方式之一,也是地方仪式专家梯玛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梯玛歌”的仪式展演中来往于不同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身体“移动”方式。梯玛的这种“行走”,伴随的是梯玛歌的唱诵或念诵,尤其是其中的“路程记”部分。作为梯玛歌及其仪式实践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路程记”有“阴路”和“阳路”之分。“阴路”依循已有的路径(path)前进,以相对固定的方式流传下来。“阳路”可以被理解为“创造路径”(pathing),因为每一次仪式实践中的“阳路”,都需要梯玛根据事主家村寨的位置临时确定具体的路线。在梯玛的仪式实践中,他既严格按照“阴路”的要求念诵地名和“走动”,也根据仪式事主家的生活实际描绘“阳路”,从而得以在仪式中创制新的路径,最终勾连起的是一幅地方社会的山水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