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出 处:《中医外治杂志》2023年第4期110-113,共4页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2021高水平-岐黄学者配套经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G62129982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ZYYCXTD-C-202003);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资助(编号:SZZYSM202108013)。
摘 要:目的:分析膏摩疗法的手法研究现状,探讨膏摩手法研究存在的问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关于膏摩疗法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膏摩、药摩、药膏按摩、药膏外治法、药物按摩、中药按摩疗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相关文献的手法种类、作用频率、持续时间和作用力等关键性参数与手法工具、经络腧穴运用和联合疗法等特点。结果:①初检获得1354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后共获得226篇文献;②膏摩疗法的手法种类共22种,其中前6种手法摩法、按法、揉法、擦法、推法、点法共6种手法占77.49%,摩擦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和摆动类手法三类手法占96.39%;③手法操作未涉及作用频率占68.18%,描述“透热为度”占25.25%,明确作用频率仅有13篇;④手法操作中做明确了手法持续时间占71.30%(0.25 min~60 min),其中10 min~30 min占66.88%;⑤手法操作未涉及作用力占97.47%,仅有5篇相关论文描述了作用力(0.25 N~19.6 N);⑥所有文献未使用膏摩工具,手操操作中涉及经络腧穴占37.88%;⑦超2/3的研究采用了联合疗法(共42种),包括各类中医传统外治法和理疗方法、药物内服等。结论:目前,膏摩疗法并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手法治疗体系,其临床研究证据力度不足,缺乏在手法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作用力等关键参数的基础研究。研究多采用模糊的半定性指标,不利于手法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此外,多数膏摩疗法研究涉及联合疗法,不利于体现膏摩疗法的确切疗法及探究生物学关键机制。
分 类 号:R268[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