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庞云峰 李晓琴[3] 邵菲 李开龙[4] 孙自强[2] 靳松[2]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济宁272067 [2]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山东济宁272029 [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山东济宁272029 [4]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山东济宁272029
出 处:《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3年第9期1143-1146,共4页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基 金: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XNS184)。
摘 要: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后被周围组织包裹,外周动脉PSA的病因包括医源性、外伤、自身免疫疾病、感染等[1-2]。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源性PSA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搏动性包块。外周动脉PSA有自发破裂、动脉栓塞、压迫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坏死的风险,因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2]。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动脉PSA患者的诊治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分 类 号:R54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