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巩 Zhang Gong
机构地区:[1]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23年第5期4-9,共6页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
基 金: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专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研究》(2022MY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乡二元结构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23BJL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动因是国际分工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每个贸易参与国都能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消费即使用价值的增加。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因其为资本服务的本质和特性使其无法科学地解释国际贸易的动因及贸易利益的真实来源,在解释当今国际贸易现象时面临失语的尴尬境地。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追逐国际超额利润是国际贸易的动因,并阐释了国际超额利润的形成过程。由此得出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价值财富从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发达国家不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与落后国家交换关键核心技术,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长期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境。因此,中国要摆脱在国际上受剥削和受制于人的地位,唯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掌握竞争发展的主动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