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药禁忌考证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艳巧 刘雅芳[1] 吴含章 曲昌成 郑修昆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哈尔滨150006 [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10期2074-2077,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SSE34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SJGY20190633)。

摘  要: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对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进行整理分析,梳理古代医家对紫草的认识,丰富中医学本草考证研究内容。研究发现,紫草的性味归经、药物功效和使用禁忌在历史发展中有一定的变化,但古今认识基本一致。紫草在明以前的性味主要记载为苦、寒,明以后则主要记载为“甘、咸,寒”;紫草归经主要为肝经、心包经、心经、肾经、小肠经,尤以心包经和肝经为主。在功效上,宋以前医家鲜少使用紫草,宋元时期多被用作疮疹治疗,自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凉血”功效以后,后世医家皆将“凉血解毒,发疮透疹”作为紫草主要功效;古今医家均认为脾虚、便溏是紫草药用禁忌。本文基本厘清紫草性味归经、功效和用药禁忌的源流变迁,可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紫草 性味 归经 功效 临床应用 药用禁忌 本草考证 源流变迁 

分 类 号:R28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