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救生圈”:留守儿童智能手机依赖的媒介批评转向  被引量:3

Electronic“Lifebuoy”:The Turn of Media Criticism of Left-behind Children’s Smartphone Addic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思涵 Fu Sihan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少年儿童研究》2023年第6期4-14,共11页Children's Stud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智能手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BXW126)的研究成果。

摘  要:智能手机日益下沉到乡村和未成年人群体,手机沉迷也成为乡村留守儿童突出的“时代病”。本文试图突破常见的魔弹论、第三人效果等框架,旨在探究智能手机使用对留守儿童的积极意义。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智能手机对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占领”是基于其精神虚空的乘“虚”而入,是其在现实压力下无奈的注意力转移途径。智能手机之于处于困境中的留守儿童群体有时扮演着“电子救生圈”的角色,能够弥补其在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生活资本,促其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数字救赎,在数字时代技术赋能下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 键 词:智能手机 留守儿童 电子“救生圈” 数字救赎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D669.5[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