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年第6期1146-1149,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资助项目(2021KY1182)。
摘 要: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是由于患者的脑内动脉受损,脑部血流供给异常,局部脑组织缺氧或受到压迫造成高级中枢运动神经元损伤和坏死,出现脊髓神经控制下以痉挛为基础病态的运动模式[1]。患者上肢肌群牵张反射的兴奋性增高,引起手的局部肌群屈伸功能失调,临床可见手指关节僵直畸形,手肘屈伸不利等协同运动障碍症状,严重妨碍上肢功能活动的完成,尤其是手部精细活动受限,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临床上西医针对脑卒中后出现的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主要采取药物营养脑神经,康复训练纠正异常运动模式和电刺激疗法缓解肌肉紧张度等治疗,虽可缓解上肢肌肉痉挛,但仍无法有效恢复手部精细动作的功能,治疗效果常未达到患者及家属预期。中医学认为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病位主要在脑和肩手部,多因气血逆乱冲犯脑窍,脑髓脉络痹阻,脏腑功能失司,气血化生不足,使得筋失濡养而拘急,其治疗一方面从脑出发可采用头针养脑充髓、醒脑开窍,另一方面从经筋出发采用体针和康复疗法舒筋缓急、通利关节[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