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通过调控不同信号通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卓[1] 甘柠淼 黄鼎坚[1] 农淯媛 李季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西南宁530200 [3]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07

出  处:《江苏中医药》2023年第11期77-81,共5页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全国名中医黄鼎坚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传承发展推广中心建设项目(2023005-02);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2021年自筹经费科研课题(20210310);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校级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CBXJ2021002)。

摘  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以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炎、不孕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70%~80%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针刺对妇科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改善EMs疼痛。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库发现,针刺可通过调控NF-κB、JAK2/STAT3、MAPK、VEGF/VEGFR、PGE2等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EMs疼痛的作用。未来可针对EMs疼痛机制以及从EMs过程出发对各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根据针刺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在EMs疼痛中的治疗效果为针刺治疗EMs疼痛提供理论支持。

关 键 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疼痛 针刺 信号通路 综述 

分 类 号:R245[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