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虞晔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养生保健指南》2023年第9期38-38,共1页
摘 要:“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理论具有一定历史渊源。“以脏补脏”这个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五十二病方》,其中提出以动物内脏入药,治疗人体相应脏器疾病的方法。唐代医学家孙思渺在行医过程中积累了非常多的食疗经验,例如运用羊肝治疗夜盲、用鹿肾治疗男子阳痿等。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作了进一步归纳,总结出“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以皮治皮”的系列方法。后世医家也在临床治疗和养生中继续应用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关 键 词:《五十二病方》 以脏补脏 脏器疾病 羊肝 动物内脏 《本草纲目》 李时珍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11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