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16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in and thrombopoiein receptor agonist(20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侯明[2] 胡豫[3] 王琳[4] 彭军[4]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Hemat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Hou Ming;Hu Yu(不详;Hematology Department,Qilu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12,China;Institute of Hematology,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22,China)

机构地区:[1]不详 [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济南250012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 [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出  处:《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年第7期535-542,共8页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摘  要: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其通过特异性结合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调节巨核细胞增殖、分化与成熟,促进血小板生成。近年来,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减少血小板输注、避免血液制品输注的不良反应。目前,全球已有5种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获批进入临床应用,包括rhTPO、罗普司亭(Romiplostim)、艾曲泊帕(Eltrombopag)、海曲泊帕(Hetrombopag)、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及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深入了解此类药物的分子特征和机制特点,正确掌握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规避不良事件,对临床医师十分重要。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召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讨论制定,旨在规范、指导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在国内的临床应用。本共识将重点介绍已在我国上市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表1)。

关 键 词:血小板生成 中华医学会 血小板输注 用药指征 血栓与止血学 临床医师 出血风险 血液制品 

分 类 号:R973[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