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在下肢动静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业鹏 刘文俊 黄宝骏 杨澄宇[1] 骆曦图[1] 

机构地区:[1]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广东广州510150

出  处:《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3年第3期284-288,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基  金:广州地区临床高新、重大和特色技术项目(2023C-TS45)。

摘  要:DSA是目前下肢血管腔内介入中广泛使用的成像“金标准”[1]。但是,DSA只能显示血管腔轮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使用更精确的成像方式来指导腔内手术过程逐渐成为重要需求。血管内超声(intra vascular ultrasound,IVUS)能准确地测量不同的成像参数,包括管腔横截面和病变形态的准确信息,如真实血管直径、壁厚/层、长度、形状、病变在管腔内的位置(同心或偏心)、病变类型(纤维性、坏死性、钙化和混合性)、动脉夹层、辨认血栓及体积评估等[2],在下肢血管介入手术中具有理想的成像功能。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IVUS对外周血管诊断的敏锐度、治疗决策影响和治疗效果的潜力,进而促进其使用推广和技术创新[3,4]。本文就IVUS在下肢动静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如下。

关 键 词:血管直径 动脉夹层 敏锐度 血管内超声 病变类型 病变形态 血管腔 成像参数 

分 类 号:R54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5.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