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妍 Shen Yan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22期84-86,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涌现出许多重要作家,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张爱玲所构建的复杂的文学世界中,私塾教育使其长期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以《诗经》为源头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言志”与“载道”,在张爱玲身上完美结合为“中国味道”,即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叙事。其独具特点的“张式叙事”也成为后来众多作家追摹的典范,这种文学方式非常独特,其将传统现代化,融合了传统审美与现代意识和感知,体现出新旧文化的交融,其中不仅蕴含奇异的智慧,也展现出奇异的美——新旧文字的融合和新旧意境的交错。“中国味道”与“张式叙事”为张爱玲写作的两大代表性特征。而这两大特征的形成,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方法:文章从张爱玲幼年时期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出发,关注张爱玲人生重大的转折点,研究其文学特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探寻“中国味道”与“张式叙事”在其作品中的具体表现。结果:独特的人生思维、创作思维使张爱玲爱用“冷眼”从历史的角度来描绘日常与未来,也就是“中国味道”与“张式叙事”孕育的土壤。其一生在乱世中浮沉,贵族与平民的双重身份让其具备苍凉与冷傲的特质,也让其把握着日常与永恒。结论:“中国味道”与“张式叙事”的双重作用,使张爱玲的创作既依赖现实体验又依赖文化想象,并且对中国文化想象的运用超过现实体验的运用。在某种意义上,张爱玲完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独特创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