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斌[1] Li Bin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
出 处:《小说评论》2023年第4期202-207,共6页
摘 要:贾平凹新作《秦岭记》详细记载了秦岭的山川河流、草木虫鱼、百兽精怪、矿藏物产、宗教习俗等,内容上具有突出的“博物志”性质,这与他近年来创作《老生》《山本》时对“小说之最古者”《山海经》的浸淫、借鉴有密切关联,是贾平凹对中国“古典叙事”进行创新转化的又一文学实践;内容上的“博物志”性质决定了《秦岭记》采用“笔记体”形式,全篇主要由57则彼此独立的小节组成,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及故事,这种结构与他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商州三录》《商州》《妊娠》等作品遥相呼应,既是他40年来的回望又有突破,表现出苍茫、雄浑的“晚期”风格;《秦岭记》的思想旨趣具有明显的老庄“齐物论”特征,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因果相依的自然观,一定程度突破了“人的文学”观和“线性”时间观的单一和机械性,在丰富、拓宽当代文学题材、体裁和观念方面是一次积极的探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