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610041 [2]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23年第9期637-639,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摘 要:HIV感染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但长期ART后的各种不良反应会导致非艾滋病相关死亡率增加^([1-2])。目前在我国高效ART(HAART)方案中,拉米夫定(3TC)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依非韦伦(EFV)/奈韦拉平(NVP)占比高达75.0%^([3]),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肾功能损害、皮肤损伤、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4]),特别是肝肾功能损害,常导致患者被迫停药,进而影响ART的疗效。本研究对初始使用3TC/TDF/EFV抗病毒治疗后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HIV感染者转换为含整合酶抑制剂(INSTIs)的单片复方制剂比克恩丙诺片(B/F/TAF)或艾考恩丙替片(E/C/F/TAF)后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今后HIV感染者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临床经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