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红娟[1] 於春[1] 江本利[1] 路献勇[1] 胡积送[1] 朱加保[1] Wang Hongjuan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01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9期50-56,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04e1102000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计划项目(编号:2022YL019)。
摘 要:为了鉴定藜麦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筛选特异的藜麦资源,对安徽合肥夏季种植的106份藜麦资源的16个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106份藜麦资源表现出较好的遗传多样性,8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依次为籽粒颜色(1.84)、穗色(1.53)、叶形(1.05)、植株分枝性(1.05)、株形(0.91)、茎色(0.53)、叶面颜色(0.09)、盐泡(0)。8个数量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依次为单株产量(42.14%)、单株有效穗数(32.90%)、主穗长(31.71%)、主茎高(27.85%)、株高(25.46%)、茎粗(20.51%)、千粒质量(19.03%)、籽粒直径(5.54%)。数量性状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株高、主茎高、茎粗、单株有效穗数、主穗长均存在极显著(P<0.001)正相关关系,与千粒质量、籽粒直径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将8个农艺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7.653%。通过聚类分析将106份资源分为7个类群,分析了每个类群的特点。筛选了32份具有突出特点的藜麦资源。结果为藜麦资源的鉴定、筛选、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