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以农户储粮环节为例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俊峰[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29-40,共12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粮食全链条节约减损行动方案及政策体系研究”(22&ZD087)。

摘  要:农户储粮是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农户储粮损失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户储粮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例仍然较大,损失率和损失量在粮食产后损失中仍处于较高水平,存在较大的减损降耗潜力,而缺乏科学的设施、技术、意识和制度是制约农户储粮减损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多元主体联动的视角出发,提出当前推动农户储粮减损应当建立以科学储粮设施为支撑、科学储粮技术为动力、科学储粮意识为向导、科学储粮制度为保障的良性耦合机制,以缓解粮食产后损失状况。

关 键 词:粮食安全 产后减损 农户储粮 粮食产后损失 

分 类 号:F326.1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