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泰-汉语音译细则例释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Translational Conventions of Siamese-Chinese Dictionari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晨雨 郑伟[2] Li Chenyu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文学院,南宁530004 [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241

出  处:《辞书研究》2023年第6期31-37,107,共8页Lexicographical Studies

摘  要:文章以明清官修泰-汉音译类辞书(即多种《暹罗馆译语》)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用泰-汉语音译所反映出的若干条音译细则。例如在音译带复辅音声母的泰语音节时,会对复辅音“音节化”处理,用双音节汉语来对译单音节泰语;音译带塞音或鼻音韵尾的泰语时往往也需要为之增加一个汉语音节。对带先喉塞音声母的泰语音节进行音译时,可选择具有与之同部位的清塞音或鼻、流音声母的汉语音节来译。在音译带塞韵尾的泰语音节时,若用汉语零韵尾字来翻译也是可行的,但必须保证泰-汉语之间声母辅音和韵腹元音的一致性。

关 键 词:泰-汉音译类辞书 音译细则 音节结构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H114[历史地理—中国史] H412[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