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晏凌[1]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19期65-67,共3页
基 金:海南大学2022年青年学者扶持项目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转换性创造”视角下的香港新浪潮电视剧研究(1975-1980)》(17YJC760081);广东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数字素养视野下的叙事实验室课程建设研究(2018GXJK034)。
摘 要: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着眼于激活原型、发展自我(ego)和实现自性(self),富于神话主义的精神成长意味,这为电影艺术开拓出灵性自我叙事的面向,也对理性至上的科学主义独具反思意义。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正是一部关于自我叙事与精神成长的范本电影。文章以分析心理学视角,深入剖析Pi在漂流的精神历程中所被唤起的原型意象和神秘经验,并从神话智慧与自然情感对西方现代性补偿的视角,分析李安电影改编在东西心灵沟通上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0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