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海琨
机构地区:[1]四川传媒学院编导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年第19期74-76,共3页
基 金:四川传媒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符号学视域下新主流电影叙事形态研究”(编号:X20220916)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中国学派理论建构的过程中,立足人类共通的审美经验,去把握中西方美学的共性,可以实现对经典理论的全新认知,同时为中国古典美学补充逻辑链条和具体的操作框架。本文通过对巴赞纪实主义美学内涵的重读,从真实的内涵、叙事痕迹的淡化、人文主义精神展现、巴赞本人的人格之真几个方面,去分析其与道家美学旨趣的异同。重点探讨电影作为一种“器”,艺术家需要立足于对生活的体验,有感而发进行创作,方能在“散”与“朴”之间取得平衡,从而实现向纪实主义美学精神的复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