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育德
机构地区:[1]中国戏曲学会
出 处:《中国京剧》2023年第9期34-37,共4页
摘 要:清乾隆后期,中国戏曲一种强大的声腔在长江中游兴起,它就是流传至今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下去的皮黄腔。皮黄的西皮,起源于山陕梆子,沿汉水流入湖北,在襄阳一带先形成襄阳调,而后流传到长江一线。这个说法学界的认识没有多少分歧。至于二黄起于何地,则诸说纷纭,一说起于江西宜黄,一说起于安徽石牌,一说起于湖北黄冈、黄安,一说起于黄冈、黄陂,迄今并无定论。有人用一种比较调和的说法,说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的地区。这两种声腔随着戏班的流动互相融合,在清嘉庆、道光年间逐渐实现了合流,同一个戏班既唱西皮,也唱二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5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