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 处:《课程教学研究》2023年第7期4-12,共9页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基 金: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服务于‘双减’实施的高度教学研究”(22JYB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平衡学生"考试成绩"与"生命质量"之间的张力、增强教师"因规施教"与"实践创造"之间的弹性、构建学校"美育特色"与"五育融合"之间的关联是普通高中课堂转型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审美化的时代需要.教学审美化具体是指以情感为纽带,以情境创设为手段: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塑造过程之美;内在思想美与外在形式美相统一,挖掘学科之美;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彰显学生之美;理解与创造相统一,注入文化之美.本文以教学审美化为抓手探索普通高中课堂转型的有效路径,将所有教学要素转化为审美对象,以感美、立美、创美为纵向通路构建教学审美化的生成机制:从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由捕捉美而感受美;以教学目标引领,学生由了解美而认识美;以教学内容浸润,学生由遇见美而品悟美;以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由体验美而展示美;以教师教学引领,学生由观察美而模仿美;拓展内容创新,学生由创造美而弘扬美;将教学评价重塑,学生由接受美而内化美.以此,打造学生成长的美学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9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