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娄宇都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
出 处:《犯罪与改造研究》2023年第11期26-33,共8页
摘 要:当前,我国刑法立法呈现出犯罪泛化的趋势,在取得一定社会治理效果的同时,也引起了犯罪标签的泛化,而既有的前科制度产生了超越刑事制裁的后果,强化了标签效应。当下的前科制度,在理论上违背了比例原则和罪责自负原则,导致罪罚无关、罪罚不相称、前科处罚无限扩张及犯罪株连;在实践上又引发了犯罪认同问题、犯罪附随后果的标签问题、刑法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签问题。针对这种内在弊病,一方面,需要通过明确前科制度的立法层级、加强前科制度中罪罚的关联性、清除前科制度中的犯罪株连效应来完善前科制度的配套规定;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前科消灭的适用范围、实质条件、时间条件及效力等具体规定,形成轻微罪领域的前科消灭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