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榆树沙龙:20世纪80年代文学之一角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世琳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新华文摘》2023年第21期164-164,共1页

摘  要:在《文艺争鸣》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各地出现过许多文学与文化沙龙,位于北京的双榆树沙龙即是其中的典型。在对双榆树沙龙主人苏炜的访谈中得知,80年代文化沙龙中人当时大都四十岁上下,年龄上的青春早已消磨于上山下乡中,心理上的青春在80年代才真正到来,形成80年代独特的青春期特征:被压抑后迟到的青春。人人都相信将来会变得更好,正是这种普遍的希望感,相信个人与国家的明天都在向上走,即使物质条件一般,也内在地使80年代成为共和国的青春期,个人与国家双重的青春期。

关 键 词:文艺争鸣 文化沙龙 青春期 上山下乡 20世纪80年代 文学与文化 物质条件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