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点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詹梦梅 徐萍[1] 郑茶凤[2] 邵秀芹[2] 谢艳娇[3]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南昌330006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南昌330006 [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换药室,南昌330006

出  处:《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23年第5期134-138,共5页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基  金:中医药管理局一般项目(2021B193);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202110011);江西省教育厅一般项目(GJJ200238)。

摘  要:K点指人体两侧磨牙后三角高度,腭舌弓和翼突下颌帆的中央位置,对脑损伤所致意识障碍患者的K点进行刺激可诱发张口和吞咽反射。K点刺激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口腔内肌肉的协调运动和张口功能恢复。通过刺激K点,可以增加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引发反射性的张口运动。这种刺激有助于提高吞咽功能、口腔护理操作的质量,减轻口腔组织损伤,提高医务人员在口腔内的护理操作和诊疗效率。K点刺激还可以帮助维持和促进意识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口腔内保健和喂养效果,改善患者的整体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本文旨在从K点刺激的定义、作用机制、操作规范及临床应用效果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为K点刺激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关 键 词:K点刺激 意识障碍 张口困难 吞咽障碍 

分 类 号:R473.74[医药卫生—护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