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方辉[1] 欧阳雄姣 ZHENG Fang-hui;OUYANG Xiong-jiao
出 处:《理论探讨》2023年第6期58-65,共8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华南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绩效研究”(2023055);广东省重点智库和广东省法学会基地项目“基层治理绩效与法治化研究”(2023003)。
摘 要:基层绩效考评问责是实现治理目标的价值工具,“层层加码”可视为价值异化和工具滥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从行动者动机视角出发,构建“外在因素—内部动机—行为反应”的分析框架,分析可知“层层加码”呈现被动加码、主动加码、共谋加码等特征,导致减负增能的政策初衷偏位、党与政府形象受损、社会及行政资源浪费。探究背后成因,叠加有竞争动力与追责压力激增变异导致基层责任过载、高压高赏诱发官员避责与邀功理性、信息不对称引致监督受限、技术手段局限引致制度失灵等。破解此种现象,应平衡激励与问责关系,扭转错位政绩观;明晰层级间权责边界,提高考评问责的精度;正确处理问责与容错的关系,提升考评问责效力;健全社会问责监督机制,以社会权力约束政府权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