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蒙钊 刘琼[1] 陈俞景 刘子星 杨婧 李赛美[1]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11期2345-2347,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广州市科技计划基金(202102010479)。
摘 要:本文报道运用经方以温法治愈低位小肠梗阻1例。患者中医诊断为肠结,因外邪而起,腹痛喜温,表里同患,病情急骤,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运用六经辨证思想,以温运太阴为主,先后配合和解少阳、调和营卫、温脾止痛达到治愈效果。初诊时患者因打止痛针腹痛不显而三阳证具在,先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解其外,后因呕吐拒药遂改用中药灌肠法。患者阳气不足加之病情传变迅速,二诊时病已入太阴,汗出不止为里阳不固而表证未除,腹痛喜温为寒凝太阴,用桂枝加大黄汤温脾止痛佐以附子温阳散寒固其里。三诊时患者经期续来为邪扰血海,用柴胡四物汤安其血室,标本兼顾。整个治疗过程多次使用经方且原方原量,例如三诊附子粳米汤,附子用到30 g、法半夏用到65 g,四诊时大建中汤干姜更是用到60 g面对危急重病时用经方原量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以六经辨证思想用经方温运太阴治疗阳虚寒凝型肠梗阻有效,可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思路,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关 键 词:低位小肠梗阻 经方 辨证论治 温法 六经 肠结 病案分析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