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牛醒脑汤鼻饲联合针刺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54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建坤 肖春风 赵耀辉 李玉红 肖旭 张亚男 周巍巍 

机构地区:[1]正定县中医院脑病科,石家庄050800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11期2352-2355,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麝牛醒脑汤鼻饲联合针刺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患者(脱落3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54例(脱落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麝牛醒脑汤鼻饲联合针刺治疗。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运用CT螺旋扫描仪检测患者的血肿体积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的神经功能;运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运用凝血分析仪评估患者的血栓弹力图指标的水平。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 1 phosphate,S1P)、能量平衡相关蛋白(Adropin)的水平;运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进行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77.78%(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肿体积均显著降低,治疗组的血肿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低于治疗前,GCS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NIHSS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栓弹力图R值、K值高于治疗前,MA值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R值、K值高于治疗前,MA值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SIP、Adropin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NF-α、SIP、Adropin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牛醒脑汤鼻饲联合针刺有助于提高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疗效,降低脑水肿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可能与减轻血管内皮炎症损伤有关。

关 键 词:麝牛醒脑汤 鼻饲 针刺 出血性中风 急性期 痰热腑实证 脑血肿体积 神经功能 预后 血管内皮 炎症损伤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