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厚通腑泄热汤灌肠联合针刺治疗非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建波 南云广 刘伟 刘莉萍 姜波 刘敬西 姜普生 

机构地区:[1]沭阳仁慈医院普外科,宿迁223600 [2]沭阳仁慈医院中医科,宿迁223600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11期2361-2364,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枳厚通腑泄热汤灌肠联合针刺治疗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非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脱落2例,剩余30例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脱落3例,剩余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枳厚通腑泄热汤灌肠联合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7天的中医疗效和西医疗效。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淀粉酶恢复时间。运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cute physiology,age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估患者预后。运用急性胰腺炎床边指数(be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BISAP)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运用改良CT严重指数(Improved CT severity index,MCTSI)评估患者的胰腺形态变化。检测两组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聚集率的水平。结果治疗7天后,治疗组的中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的西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的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和腹胀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Ⅱ、BISAP、MCTSI显著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HMGB1、NGAL、MCP-1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HMGB1、NGAL、MCP-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D二聚体、FIB、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经枳厚通腑泄热汤灌肠联合针刺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且症状显著改善,促进淀粉酶恢复,进一步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改善胰腺形态,降低炎症反应,纠正血液高凝状态。

关 键 词:枳厚通腑泄热汤 灌肠 针刺 非重症急性胰腺炎 淀粉酶 病情严重程度 胰腺形态 炎症反应 高凝状态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