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淮南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2]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出 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20-28,共9页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主体性困境及解困”(SK2021A0916);安徽省“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建设项目”(2020sjsfjys0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对历史唯物主义规范性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研究”(AHSKY2022D006)。
摘 要:世纪疫情大流行与传统风险的叠加,使全球变得更加动荡和不确定。当人类面临历史性的抉择时,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研究基于对人类共同体演化历史规律的把握,发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性存在及其超越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主体性存在的人类自为创造的产物,又是人类的主体性存在的生活场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是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命运与共、同情共感、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体性存在的形态,也是维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持存的基本要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