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宝贵[1] Zhang Baogui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 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40-53,共14页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本体论生活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8AZW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虽然没有直接对艺术问题发表意见,但联系为此做的笔记包括以前的著述,却可以见出《资本论》里潜含着丰富的艺术思想。特别是在艺术可否成为商品的问题上,马克思似乎承认了这个事实,又因其“本性”不予考虑。究其缘由,艺术在使用价值方面当有本位属性和附加属性之分,物性的后者可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予以计量,审美的前者则处于价值的模糊地带。于是便有了一个奇怪现象,艺术一旦成为商品,价值却无可计量;一旦可以计量,却又不是艺术,此即为艺术商品的内在悖论。这应该是《资本论》“撇开”艺术不谈的根本原因,也是艺术商品化引发众多争议的逻辑节点。
分 类 号:A811.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