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骨再造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凝血功能的影响及与血小板微囊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成祥 曹林忠[1,2] 

机构地区:[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99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3年第8期1821-1824,共4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915,81860859);2022年度中医学一级学科“岐黄英才”导师专项基金(ZYXKSD-202203)。

摘  要:目的观察生骨再造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兔凝血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防治SANFH的机理,并揭示血小板微囊泡(PMVs)与血管内凝血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将新西兰成年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生骨再造丸组(2.4 g·kg^(-1)·d^(-1)),采用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10μg·kg^(-1))联合甲泼尼松龙注射液(25 mg·kg^(-1))的方法成功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生骨再造丸干预28 d后对大白兔耳缘静脉取血,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GMP-140、血栓调节蛋白(TM)、TXB2、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和6-keto-PGF1α的浓度值,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PMVs浓度,Mico-CT观察股骨头骨小梁结构变化情况,HE染色观察股骨头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股骨头骨小梁稀疏、甚至断裂,骨骺变形,TXB2、GMP-140、PAI、D-dimer、TM及PMV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T、APTT、AT-Ⅲ、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骨再造丸组骨骺变形、骨小梁稀疏减轻,TXB2、GMP-140、TM及PMVs水平降低,PT、APTT、AT-Ⅲ、6-keto-PGF1α水平升高(P<0.05)。结论(1)生骨再造丸通过调控血管内凝血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改善SANFH兔血管内高凝状态、纤溶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是防治早期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机制。(2)激素诱导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与血液中促凝微粒PMVs表达升高有关,生骨再造丸通过调控血清中PMVs含量防治SANFH的发生。

关 键 词:生骨再造丸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凝血功能 血小板微囊泡 

分 类 号:R285.5[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