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苹[1] ZHANG Ping
机构地区:[1]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出 处:《岭南文史》2023年第3期69-74,共6页Lingnan Culture and History
摘 要:孙中山对“民族”一词的本质和界定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和论证,朴素地理解为历史上自然形成的一个共同体,是在社会发展过程“自然形成”的,并把民族和国家明确地区分开来,阐述了民族形成的基本特点。他提出的“大亚洲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针对西方列强及其殖民主义,主旨在于团结亚洲其他被压迫国家和地区,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追求和平、平等、解放。孙中山所倡导的民族主义的基础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王道”“仁义道德”等元素。他反对世界主义,认为它是“变相的侵略主义”;而他所提出的“世界主义”是达成世界大同的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