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赫 Liu He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 处:《清华法学》2023年第5期77-93,共17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项目“违法性认识错误的归责机制”(2023M7306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事实—法律”认识错误的二元区分是对行为人产生的认知偏差进行刑法归责的类型化方案。然而,这种方案在刑法教义学体系和刑法适用的法律后果上都带来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刑法教义学体系的层面,事实错误的内部区分及其与法律错误的外部区分在标准上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在刑法适用法律效果的层面,事实错误与法律错误所引发的不同法律后果,致使二者难以在责任原则下实现刑罚正义。“事实—法律”认识错误不应、也不必在刑法归责中进行类型化区分,二者都是基于行为人设想与现实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事实认识错误可以被纳入法律认识错误的结构之中,并运用规范理论下可避免性的标准进行妥当处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