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团结[1] He Tuanjie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肥230031
出 处:《中国棉花》2023年第10期6-11,共6页China Cotton
基 金: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棉花种质资源观测监测任务(ZX01S1302,NAES-GR-046);安徽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安徽省棉花种质资源库(1701j-07010006)。
摘 要:种质资源是培育棉花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安徽省植棉历史悠久,生产上种植的棉花品种经历了从引进到自主选育的漫长过程。贯穿安徽省棉花新品种选育全过程的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从艰难起步到繁荣发展,经历了7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种质创新的目标也不断发展变化。品种引进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引进和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丰富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自主选育品种时期,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主要针对育种目标,创制具有丰产、抗病、抗虫、优质、高配合力等优良性状的新种质,满足本省棉花生产不同发展阶段对新品种的需求。种质创新技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应用,促进了种质创新水平逐渐提升。对安徽省近70年(1953―2022年)棉花种质资源创新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41.210